苏州自动化-吴中区政府关于印发吴中区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发展(2017~2020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各镇政府、街道办(场),区各办、局、公司,各垂直管理部门,度假区、开发区、高新区管委会及所辖各部门、农业园区、太湖新城,穹窿山风景管理区管委会:
经四届区政府第一次常务(区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将《吴中区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发展(2017~2020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苏州市吴中区人民政府
2017年3月28日
(此件公开发布)
吴中区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发展(2017~2020年)行动计划
机器人与智能制造是集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传感器、人工智能等多学科先进技术于一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衡量工业化和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为落实我区“一核一轴一带”生产力布局,打造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战略产业基地和创新高地,加速推进我区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结合实际,特制订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把发展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特色战略产业作为提升吴中先进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抓手,着力聚焦“重要载体、重要平台、重点项目、重点人才、重点合作”五个重点,通过统筹规划、政策引导、示范带动、精准发力,加快打造创新企业集聚、创新活力迸发、产业生态系统良好、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全国影响力的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和创新高地,为“根植吴文化、建设新吴中”提供创新引领和产业支撑。
(二)发展目标
全区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发展速度明显增速,水平明显提升。到2020年底建成2~3个各具特色的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基地、2~3个产业技术研究院,全区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产值超过500亿元。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和服务机器人销售收入实现大幅增长。新增机器人产业创新企业超过100家,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内外知名的机器人与智能制造龙头企业,形成较为完善的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体系,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和创新高地。
(三)主要思路
1.市场驱动,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突出企业发展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的主体作用,围绕市场需求提升现有企业、引进创新企业,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2.重点突破,协调发展。根据吴中区制造业装备技术升级需求,选择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关键和薄弱环节进行重点突破。逐步建立以整机和系统集成企业为龙头,关键零部件及产业服务企业和平台机构协同发展的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格局,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协调发展。
3.技术引领,协同创新。坚持以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升级,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加快推动产学研结合,加强技术合作,推进企业和科研机构进行研发合作与协同创新,提升产业技术创新水平。
4.产需结合,推广应用。积极利用机器人与智能制造装备提升传统优势产业,进一步优化企业用工结构,提升生产效率、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实施重点应用推广示范,着力推动区产设备应用推广,促进本地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
5.区域集聚,合理布局。促进吴中区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区域集聚化发展,推动产业要素向区域集聚,完善产业协作配套体系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升产业集群化发展水平。同时,结合区域发展实际,突出区域发展特色,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有序推进全区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区域差异化集聚发展。
二、大力推动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壮大
(一)着重建好重要载体
实施科技重大载体创新工程,建立和完善机器人产业孵化基地、智能制造产业园、协同创新研究院三级体系建设。立足现有特色科技产业载体,通过集聚、整合、改造、提升,逐步形成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全产业链配套体系。开发区重点加快机器人与智能制造龙头企业引育和检验检测配套产业发展,打造吴中特色战略产业的创新高地;高新区重点建设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孵化器、加速器,加强新产品新技术推广示范,打造吴中特色战略产业的展示窗口和推广中心;木渎镇重点加快智慧工园建设,打造机器人核心部件和精密智造产业集群;甪直镇重点打造模具特色小镇;胥口镇重点打造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通过联动发展,一体布局,使之成为全区经济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特色战略产业新地标。(责任单位:开发区、高新区、木渎镇、甪直镇、胥口镇、区科技局)
(二)加快建设重要平台
1.强化重点新型研发机构建设。重点支持智能传感技术研究所、苏州智能制造研究院、苏南机器人与精密智造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等重大专业创新平台建设,鼓励探索创新、先行先试,率先突破瓶颈制约,激发体制活力和内生动力。鼓励和支持本地龙头骨干企业、中小型科技企业、科研院所、高层次人才、海外知名企业、跨国公司等在吴中布点合作设立专业性、公益性、开放性的新型研发机构,聚焦吴中区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未来发展,开展产业技术攻关和创新升级。(责任单位:区科技局、开发区、高新区)
2.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筛选和滚动支持一批重点骨干企业加强研发投入,组建各类高水平研发机构。辅导企业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共用等政策,扩大政策惠及面,逐步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研发资金投入体系,切实增强企业建设研发机构、开展技术创新的积极性,让企业在研发机构建设过程中真正受益。(责任单位:区科技局、经信局)
3.培育一批公共服务机构。实施新业态新模式创新工程,加强政策引导和财政资金扶持,培育一批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应用服务机构,重点支持提供技术开发、应用推广、成果转化、技术咨询、融资担保、设备租赁的第三方服务机构,不断满足不同领域不同规模企业的个性化服务需求。(责任单位:区科技局、发改局、经信局)
(三)全力实施重点项目
1.产业重点技术攻关。实施关键技术攻关工程,鼓励企业围绕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重点技术,整合所有要素,开展项目攻关,并组织企业申报市重大研发创新与产业化项目、省高新技术产品以及各类省级以上科技项目。(责任单位:区科技局、经信局)
工业传感器核心技术。以智能传感技术研究所等专业平台为依托,联合一批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重点研究传感器无线通信技术、传感器信号处理技术、传感器可靠性设计与试验技术、传感器精密制造与检测技术。
制造信息互联互通标准与接口技术。加快制订制造信息互联互通的技术标准,重点研究制订智能装备、数字化车间/工厂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研究制造信息互联互通的接口技术,提供设备与设备之间、设备与系统之间协议互操作整体框架、协议互操作服务接口定义,支持异构协议设备的互联互通与协同工作。
模具制造的CAD/CAE/CAM技术。以甪直模具特色小镇建设为切入点,重点引导研究3D设计所需要的CAD/CAE/CAM技术,大幅提高3D设计的比重,实现在模具设计时即可以进行装备抗干扰的检查,保证设计和工艺的合理性。
设备端智能化技术。以引进企业为重点,研究小容量的嵌入式数据库和智能系统,以及数据缓存与数据同步、交换技术。加快研究终端的环境语义建模技术,以及实时数据动态采集、变频传输、视觉理解、单机智能分析与控制、区域协同等终端智能化新技术。
嵌入式操作系统技术。针对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安全机制及可信机理,研发满足高安全、可信嵌入式操作系统需求的实时调度算法。研究操作系统对底层异构、复杂装备及其现场总线协议的适配技术。研究模型驱动的控制程序统一设计、开发、测试与发布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以引进相关行业龙头企业为重点,攻克知识工程、情景感知、模式识别、自决策、自执行、可视化等关键技术,提高智能制造核心信息设备的智能化水平。
机器人关键部件技术。以现有龙头企业和引进核心技术企业为重点,以突破机器人关键零部件为目标,对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传感器等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分阶段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
精密机床可靠性及精度保持技术。以引进企业为重点,研究高精度机床的可靠性和精度稳定性关键技术,并建立可靠性及精度保持性大数据平台。
大数据管理与分析技术。以引进企业为重点,研发工业数据的实时采集、高吞吐量存储、数据压缩、数据索引、查询优化、数据缓存等关键技术。研究时空关联与机理模型下的数据质量检查与修复关键技术。研究前端装备实时数据与后台信息系统关系型数据的集成技术。突破工业大数据并行分析处理技术、机理模型建模技术、知识推理技术与仿真模型。
机器人整机技术。以机器人的系列化设计和批量化制造为目标,提高机器人产品的控制性能、人机交互性能和可靠性性能;以提高机器人负载/自重比、人机协作安全为目标,分阶段开展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联合攻关。
2.推进智能制造体系建设。实施智能制造发展工程,鼓励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供应链协作、营销服务等全生产流程向智能化转型。培育智能工厂,建设智能车间,推动企业智能装备升级,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改造提升传统企业。通过推进重大装备及关键部件首台(套)研发和应用,扩大应用市场的规模来支撑吴中区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责任单位:区经信局)
3.深化对产业内中小科技企业的招商。实施企业创新国际化示范工程,推进产业创新发展载体和国际技术合作平台优化升级,为企业在投资和运营便利化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着力优化中小科技企业营商环境。积极引进产业关键技术企业,依托优质项目,促进人才、技术、管理经验等优质要素的集聚。通过完善科技企业培育机制,加强平台建设,优化引资和境外投资管理,进一步丰富吴中区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链组成。(责任单位:开发区、高新区、度假区、区商务局)
4.强化科技金融对产业的支撑作用。实施科技创新投融资服务工程,汇聚更多科技金融资源,为企业提供更加精准、高效、优质的服务,建设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良性互动、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有效对接的科技创新投融资服务平台。通过“科贷通”、各类创投基金、科技保险等助力吴中区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责任单位:区科技局、金融办)
(四)注重引进和培养重点人才
实施产业创新创业人才集聚工程和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工程,加大专业产业人才的引进力度,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人才培养体系,积极鼓励和支持企业大力引进高级研发人才和高级技术工人,按照区有关人才政策给予倾斜支持。加强技术工人培训工作,支持行业协会、联盟、企业、院校、专业培训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开展人才定制培训,培养一批专业技能人才。(责任单位:区人才办、科技局)
(五)广泛开展重要合作
1.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推动作用。支持成立吴中区机器人产业联盟、机器人产业协会、智能制造产业技术和标准建设相关组织等一批社会组织,通过发挥社会组织的资源集聚和桥梁纽带作用,在行业咨询、自律管理、信息共享、交流合作等方面,为本地企业提供行业服务。(责任单位:区科技局、经信局)
2.深入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围绕打造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特色战略产业基地和创新高地,与国内外知名专业院校在专业人才教育、培训、引进以及科研合作等方面开展好校地合作。引进一批研究所分支机构、高层次人才和重大项目来吴中落户;进一步强化与国内知名高校的合作对接,落实与高校的合作协议与工作计划,引导支持企业参与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核心领域的研发,引进更多产业原创成果;引导支持科技型企业与本地院所、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联合承担各类科技项目,共同推进成果转化;大力拓展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对接活动,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方式,链接更多创新资源。(责任单位:区科技局)
三、全面落实各项政策支持
落实国家和省、市、区相关政策,建立创新产业引导基金,发挥资本平台作用,支持产业核心技术攻关、创新能力提升、产业链关键环节培育和引进、重点企业发展、产业化项目建设等,促进全区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快速发展。
(一)大力促进自主创新。根据国家和省市政策,促进产业创新能力提升,给予创新载体最高1000万元的补贴;鼓励技术创新,对产业各类国家科技计划及项目在吴中区建设实施的,予以最高500万元配套支持;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予以最高1000万元配套支持。在产业重大应用示范工程、知识产权、标准化战略方面,适当加大专项资金支持力度。
(二)培育发展企业主体。产业重点企业纳入全区科技企业直通车专项服务体系;实施品牌带动战略;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对企业申请产业权威国际认证的,予以专项资金支持。
(三)着力推进重大项目。根据国家和省市政策,对列入区重大项目计划的,享受“绿色通道”待遇,优先保障项目用地需求;对属于产业发展重点领域且为产业链缺失环节的重点产业化项目,可适当加大专项资金支持力度。
(四)加强产业空间保障。加快产业基地和产业集聚区建设,符合条件的企业优先入驻,并予以租金减免支持;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建设研发、检验检测、专利、标准和科技文献信息等公共技术支撑平台。
(五)引进培养高素质人才。根据《关于贯彻落实苏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的实施意见》要求,鼓励吸引高层次人才。加强人才住房保障。支持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设立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工作站、流动站、创新基地,按照有关规定予以支持。吸引创业人才和团队,每年安排300万元支持创业大赛优胜者在吴中区创业,并优先提供创新型产业用房。逐步建立产业人才支撑体系,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培训。
(六)积极拓宽融资渠道。鼓励产业资本运作,鼓励开展产业融资租赁业务。充分利用境内外适合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的资本市场及上市方式,为处于初创期和成长期的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提供资本市场融资策略分析,帮助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提高直接融资比例、破解融资难困境并促进其快速成长。
(七)创造产业发展良好环境。扶持培育应用市场,加大政府采购力度;鼓励我区传统制造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利用机器人与智能制造技术,结合企业工艺技术装备开展智能化升级改造。选择资助一批龙头企业,实施好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应用示范工程,推动我区机器人与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及产业化。加大税收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产业宣传推广力度,每年支持展会宣传不低于300万元;推动产业联盟发展;支持对外合作。
四、强化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统筹推进行动计划的实施。各地要建立相应的协调工作机制,加强工作统筹安排。要将行动计划纳入工作重点,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分解目标任务,确保落实到位。要建立健全重大项目动态跟踪机制,切实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每年6月底、12月底前联席会议办公室负责汇总和督查重点项目建设和各项工作进展情况。区委、区政府将对各地、各部门落实行动计划的情况开展专项督查,督查结果纳入板块和部门绩效考核。
(二)保障资源供给。建立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重点项目绿色申报通道,保障项目用地、用能和相关生产配套资源供给。优先解决好企业交通资源、教育配套、人才公寓供给以及研发投入、税收优惠和公共创新平台体系等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
(三)注重宣传引导。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把发展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作为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领,加强政策和舆论引导,优化产业环境生态,聚集要素资源,着力培育壮大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打造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充分利用门户网站、新闻媒体、微信平台等多种渠道,加强政策解读和宣传,引导全社会关注热点,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氛围。
(四)优化政府服务,提升工作效能。全区各地各部门要主动认识、适应、引领发展新常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效能。要围绕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导向,坚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动摇,同时积极跟踪科技革命和技术变革趋势,结合本地实际,研究谋划重大政策和改革举措。深入研究和回答好“创新四问”,在精准把握“吴中要什么、吴中有什么、吴中缺什么、企业需要政府做什么”的前提下,更好的借势借力,使吴中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加快成为引领全区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引擎和新地标。